爱说│就在网络谣言里画一个叉

2023-07-11 11:23:01 来源:多彩贵州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本网评论员 叶力

“一个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”“中国时间银行将要上市”“四川、云南等地将发生重大地质灾害”……手机里诸如此类的消息,让人们平静的生活平添不少“忐忑”或“意外”。

殊不知,网络世界无奇不有,确也藏污纳垢。

有人蹭热点编谣言。借用图像处理软件,编造“中国电科一员工不满强制加班‘怒怼’领导”的微信聊天记录,看似“有图有真相”,实则无中生有,妄以职场痛点挑动公众情绪、扰乱公共秩序。

有人“伪科普”卖焦虑。利用人们对健康的关注,反复传播医疗健康类谣言,如“海鲜、碘盐是甲状腺癌高发的罪魁祸首”等,以夸张的标题博人眼球,虽被辟谣,但仍激发了部分人群的焦虑情绪。

有人造假案谋私利。一些自媒体从业人员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,甚至自编自导自演,炮制虚假案事件,以此吸粉引流、非法牟利。还需警惕的是,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实施诈骗或造谣的案例也日渐增多。
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。今年4月中旬,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。聚焦网络谣言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的突出问题,依法打击恶意编造、传播网络谣言的组织者、策划者和主要实施者,以及借热点事件造谣引流、非法牟利的“网络 水军”团伙,网络谣言问题突出的互联网企业,清理关停一批违法违规网络账号,以铁腕手段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。

另一方面,我们也要看到,对网络谣言说“不”不能仅仅依靠打击整治。网络清朗非一朝一夕之功,有关权威部门及相关专家也应积极发声,在热点舆情中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,为网络正本清源,提高网民的辨别能力、防范意识和思想道德修养,使“谣言止于智者”。

就让我们从个人做起,规范网络言行,做到“不信谣、不传谣、不造谣”,共同结成《辟谣阵线联盟》:“找一个辨别谣言的方法/让脑袋好好的放个假/当你我不小心又听到它/就在网络里画一个叉”……

标签:

上一篇: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——专业新发展 育人新亮点(深阅读)
下一篇:最后一页
概念
平台
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