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造人才支撑发展新动能

2023-08-11 11:04:45 来源:东方烟草报


(资料图片)

乡村振兴,关键靠人。

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,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。近年来,聚焦部分农村发展痛点,各地充分结合自身实际,持续加强组织建设,坚持党管人才,打造“人才磁场”,吸引各类人才领着农民干、带着农民富,激活乡村振兴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
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,不是面面俱到、事无巨细,而是通过切实有力的措施,确保人才工作把准大局、方向、战略、定位。笔者认为,推动乡村振兴,进一步用好用活乡土人才杠杆,要在“引、育、留、用”等方面持续发力,厚植人才奔涌的沃土。

植根“希望的田野”。驻村第一书记大多来自上级单位和部门,能力强、视野宽,能为村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要发挥政策优势,深入探索干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,引导更多优秀干部下沉乡村、融入乡村、扎根乡村,将更多新理念、新方法带到田间地头和群众身边,积极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发展富民产业、深化乡村治理,让一个个村落实现蝶变。与此同时,引入量化评价指标体系,加强驻村干部考核,鼓励其用脚步丈量村庄,用实干赢得人心。

铺就“回家的道路”。推动乡村振兴,如何引来更多“金凤凰”盘活存量?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不强,是很多回乡创业者首先考虑的问题。基层党组织要聚焦“引回来、留得住、能致富”目标,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,建立健全乡村干部结对联系在外优秀人才等一系列制度,吸引外出务工能人、在外企业家、产业带头人、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返乡干事创业。在此基础上,从薪酬待遇、基本住房、医疗保障、儿童教育等方面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更为优厚的条件,更好地实现人才从“外出打工”到“返乡创业”“家门口致富”的转变。

培养“田里的专家”。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,寻访和挖掘出一批林果种植、家禽养殖、民俗文化、乡村旅游、电商直播等方面“懂技术、善经营”的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“乡创客”,筑牢本土人才金字塔坚实塔基。在此基础上,可继续内部挖潜,进一步加强本土人才库建设,吸引更多“爱农业、有热情”的本地“潜力股”入库,为乡村人才队伍壮大持续供应新鲜血液。

解决“成长的烦恼”。通过外引和内育实现乡村人才集结后,应充分考虑其成长需求,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营造良好创业环境,开展精准化培养,为其“充电”赋能。一方面,要让人才真正走出去,到真正值得学习的地方去,确保其能够学到“真实本事”和“硬核技能”。另一方面,要充分结合人才工作、生活实际,进一步丰富碎片化、移动化学习手段。此外,应进一步将“大锅饭式”的集中学习转变为“点单式”的小组化学习,促进学习效率提升。

讲好“光阴的故事”。乡情是剪不断的纽带。持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和表达方式,厚植文化自信,能够进一步增强人才的文化认同,集聚更强劲的干事创业动能。要充分结合乡村文化元素,强化乡土文化打造。在线下,加强村史馆、村博物馆等场馆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;在线上,依托互联网平台深入探索新媒体视角下的乡村文化传播方式。

标签:

上一篇:宁德时代投资二手车检测平台查博士,成第一大股东
下一篇:最后一页
概念
平台
应用